綠水環(huán)繞,楊柳搖曳,文思遙想,酒韻悠長。
10月23日,一批來自文化、歷史、民俗、酒業(yè)等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們,齊聚杜甫草堂觀瀾堂,在成都浣花溪畔,開啟“大咖話川酒”(第一季)第二期的文化之旅,探源“川酒甲天下”的奧秘,鑒證“佳釀傳千年”的魅力,為川酒傳承與發(fā)展凝聚智慧。
從歷史深處走來
每一步都蘊藉著悠長酒韻
霜降時節(jié),萬物畢成。
“中國酒文化的源遠流長,上到溝通天地的祭品、下到社會各階層的飲用?!彼拇ù髮W歷史文化學院(旅游學院、考古文博學院)學術院長、四川省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、四川省考古學會會長霍巍,從考古學視角,解讀酒之緣起。在他看來,考古“講文物”,但文物的背后是人,人與人組成了社會,酒,在社會運轉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。
“以‘三足盉’為例,這種在商周時期就開始比較廣泛使用的酒具,直到今天依然在某些地方沿用,這一過程可以看到酒文化的傳承不斷。”霍巍認為,從中國出土的文物里面,幾乎可以勾勒出一部詳盡的 “中國酒史”:除了那些切實存在的尊、壺、區(qū)、卮、皿、斛、觥、甕、瓿、彝、觚、觶、角、爵、杯……,很多文物和文獻中也呈現了與“酒”相關的文化場景。
“眾所周知,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,酒代表著生命思考、人際交流、創(chuàng)造精神、美學體驗、商業(yè)精神等,它與人們的生活緊密地聯(lián)系在一起?!彼拇ㄊ∩缈圃涸痹洪L、中國文藝評論家協(xié)會副主席、四川省新時代文化強省建設智庫負責人和首席專家李明泉指出,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藉由酒文化得以傳承下來。
“酒的芬芳,幾乎彌漫在人類所有的藝術領域?!痹诘谑畬弥袊穆?lián)副主席、第六屆中國電視藝術家協(xié)會主席、原中央電視臺臺長胡占凡看來,全世界只有酒能做到入詩、入畫、入歌、入舞,也可以入書、入文、入書法……
為何酒可以滲透到人類的日常生活、社會活動、精神世界和文化藝術之中?胡占凡認為,從自然屬性來看,酒可以滿足人的感官享受,可以帶來愉悅、放松和幸福感;從社會屬性來看,酒是人類社會活動、彼此溝通、情感釋放中不可或缺的媒介。
放眼全球,人類文明進步的每個歷史階段,“酒”都在進化,成為展現社會發(fā)展水平的載體。在西方,是從葡萄酒發(fā)展到威士忌為代表的蒸餾酒;在中國則是從果酒、米酒進化為白酒為代表的蒸餾酒。
“酒是人類獨創(chuàng)的關于物質和精神、情感和價值、技器和意識相結合的造物?!崩蠲魅M一步表示,酒最高境界諳合莊子“獨與天地精神往來,而不敖倪于萬物”的境界,與西方的“酒神精神”所倡導的解放個性、回歸自然有著一定的相通性,充分說明了以酒為媒,人類向往自由、豁達、和美的精神追求有著相似性。
數千年賡續(xù)傳承
杯酒中締造巴蜀濃香天下
“縱覽全國,如果有一個地方詩名與酒名起飛,那一定是四川?!痹诤挤部磥恚ň圃谥袊拙颇酥潦澜缇茦I(yè)版圖中,都舉足輕重。
四川擁有4000多年從未間斷過的釀酒史,成為中國酒文化傳承譜系中最獨特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天下有酒,為何于斯為盛?
四川輕化工大學(中國白酒學院)常務副院長、四川省酒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、四川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楊柳認為,白酒產業(yè)具有鮮明生產地域依賴性和消費地域情景,四川,無疑具備了釀好酒的一切稟賦。
川酒的釀造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晚期,可見釀酒歷史十分久遠;獨特的氣候條件、水質和土壤,讓川酒的風味突出、品質出眾;“中國酒都”宜賓等知名產區(qū)、“六朵金花”“十朵小金花”“原酒20強”等名優(yōu)白酒,進一步提升了川酒知名度和美譽度;媒體、協(xié)會、咨詢、金融等三方機構集聚,為川酒發(fā)展壯大賦能……
此外,人文精神,也是川酒立足不敗之地的重要因素。
“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,巴蜀文明所處的四川盆地,猶如一座水庫?!痹谒拇ㄊ∽骷覅f(xié)會副主席、四川大學客座教授蔣藍看來,四川盆地對中國歷代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人口等,都起到了流動、儲存、調節(jié)、融合、擴散等顯著的“水庫效應”,而今,他還為這里添加了一個新的注解——“天然的酒缸”。
耕植于巴蜀大地的川酒,承載了四川人民的歷史、情感、智慧和創(chuàng)新精神,反映出四川的人文精神和巴蜀文明的多樣性,而巴蜀文化則為川酒的發(fā)展提供了豐富的土壤和廣闊的舞臺。歷史上,歌詠川酒的詩詞佳作頌詠至今,不僅讓川酒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,也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,更讓川酒進一步聲名遠揚。
飄香下一個千年
向世界講好中國“和美”故事
如何讓川酒飄香下個千年?成為大咖們熱議的話題。
“要讓川酒成為文化使者,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橋梁,讓世界品味中國的千年佳釀。”胡占凡建議,要繼續(xù)傳承和發(fā)揚川酒文化,要在傳承傳統(tǒng)釀造工藝的基礎上,積極探索新的釀造技術和理念,深入挖掘川酒的歷史文化內涵。
如何挖掘川酒文化歷史內涵?
“要研究酒與文化的關系,五糧液是重要的篇章。”作為中國白酒典型代表、川酒領軍品牌,五糧液被寄予厚望,嘉賓們紛紛表示,五糧液歷史文化底蘊深厚,傳承脈絡清晰,這種文脈與酒史交融的無斷代傳承,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極為罕見,它不僅是川酒的驕傲,更是川酒引領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的底氣。
從唐代的“重碧酒”到宋代的“姚子雪曲”,從明代的“雜糧酒”,到清末因“集五糧精華而成玉液”得名,五糧液一脈相承逾千年。
在此期間,五糧液元明古窖池群的使用從未間斷,五糧液“非遺”古法釀造技藝的承襲從未間斷,五糧液工匠精神的承繼從未間斷,五糧液對卓越品質的追求從未間斷,五糧液對“和美”價值的傳承與弘揚從未間斷……這意味著川酒技藝、川酒歷史與川酒文化最有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追根溯源,也意味著通過五糧液溯源川酒,最有可能實現對中華酒文化的挖掘與弘揚。
曾多次到訪“中國酒都”宜賓的蔣藍,以五糧液為例,從地理、哲學角度解讀了川酒文化的和美內核。
他表示,宜賓位于岷江和金沙江交匯處,野性之水和文化之水在此地交匯纏繞,最終匯入長江這條文明長河,沿岸特殊的地理人文環(huán)境,賦予了五糧液“和美”基因,使其成為中國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中具有極佳落地性的代表。
“只有‘大國濃香’有底氣,發(fā)聲揚正氣,整個川酒才有生氣?!痹跅盍磥?,五糧液不僅高屋建瓴謀劃自身世界五百強的宏偉藍圖,更在主動擔當起川酒整體發(fā)展的重任。
作為生長在巴蜀大地的民族品牌,五糧液始終堅持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守護者、傳承者、弘揚者,致力于向世界講述精彩生動的“和美”故事,持續(xù)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,為中國品牌贏得國際話語權增添“和美”力量,持續(xù)引領中國白酒“走出中國、走向世界”,助力拓展白酒國際化版圖。期待下一個千年,以五糧液為引領的川酒隊伍,依舊歷久彌香,川酒文化,同樣熠熠生輝。
文/泗伍 圖片由五糧液提供
鄭重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深圳之窗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深圳之窗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,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深圳之窗 微信公眾號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線啦!掃面下方二維碼,關注后在微信對話框中回復“ 搖號 ” 即可實時獲取申請最新結果;回復“ 電費 ” 即可在線查詢用電信息以及繳費!
分享到
